在三條由木凳拼成的“山峰”上,一名隊員持球引獅起舞,雄獅不停地跳躍、登高、翻轉,將北獅頑皮可愛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這是9月18日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群眾體育類舞龍舞獅比賽現場襄陽代表隊展示的精彩一幕。
為期兩天的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群眾體育類舞龍舞獅比賽于9月17日—18日在宜昌市夷陵區體育館舉行。來自武漢、襄陽、宜昌、黃石、黃岡的5支代表隊共計97名運動員同臺競技,一展“龍獅精神”。其中,襄陽代表隊的11名選手全部來自鄉村學校,是涵蓋語數外等9門學科的人民教師。
作為唯一一支由任課教師組成的代表隊,他們為襄陽贏得了1銀3銅,在省運會上舞出了精氣神。
鄉村教師首次組隊即獲佳績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們很滿意!”9月19日下午,由襄州區文化和旅游局總規劃師劉志國帶隊,襄陽舞龍舞獅代表隊帶著1銀3銅的成績返回襄陽。
“為什么咱們的代表隊隊員全部是教師?”對于記者的疑問,劉志國娓娓道來,省運會首次將舞龍舞獅比賽列入群眾體育比賽項目,此前該項目只是參加了省運會的表演賽。今年3月,按照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要求,襄州區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組織、積極備戰,從隊員選拔、日常訓練、集訓備戰到最終賽場參賽服務、后勤保障,都安排專人落實。
在人員選拔時,基于位于雙溝鎮的襄州二中有著良好的舞龍舞獅基礎和傳統,區文化和旅游局再次想到了區二中。
接到任務,區二中迅速在全體教師中發出號召。然而,全校只有10名有舞龍舞獅基礎且滿足“參賽運動員必須是18周歲-45周歲、非全日制學生”要求的教師。其中,42歲的唐云被推選為此次比賽的教練。這樣一來,運動員還差兩人。
為便于集中排練,最終,襄州區文化和旅游局從雙溝鎮中心小學、雙溝鎮民族小學各挑選了一名教師,這才組成了11人的代表隊。
“這11人都是新人,大部分人都沒參加過省運會,是一支新隊伍。”唐云說,自己憑借四年前參加省運會表演賽的經驗,對隊員們進行了指導和訓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代表隊如期出征。
賽場上,這支成員平均年齡為38.1歲的代表隊,是成員平均年齡最大的隊伍,但他們發揮穩定,拿出了最好的狀態,賽出了風格與水平。在舞龍自選、舞龍規定、舞龍傳統、北獅規定、北獅傳統5個項目中,襄陽代表隊榮獲1銀3銅的佳績,還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運動員謝歡獲得了湖北省優秀運動員榮譽稱號。
全力備賽,各施所長
戴上獅頭,任教于襄州二中高三年級的英語老師劉國輝的耳邊響起木制材料“吱呀吱呀”和鈴鐺“丁零丁零”的聲音,長達7分鐘的比賽讓他有些暈頭轉向。摘下獅頭,他的臉被汗水糊住,回頭一看,其他幾位老師也正擦著汗。
龍獅運動,分為舞龍、南獅、北獅等大類。由于南獅難度較大,作為第一次接觸該項目的這些老師只好選擇北獅傳統參賽。不過獅具價格不菲,一對用于競賽的“獅子”大約需要1.4萬元。而他們,卻使用的是從網上買來的、做工最“傳統”的那類,獅具3600元,既不美觀,還很笨重。
“平時,我們的重心都在教學上,也不知道這些道具有什么區別,反正買了就用上了。”襄州二中生物老師楊紹峰邊說邊掂量了下其他隊伍的華麗獅頭,發現輕了五六斤。
比賽時,身高1米75的襄州二中教師潘會平需要在跑動中反復地揮舞著8斤重的龍頭,身高1米82的謝歡擔當引獅員,需要做出高難度技巧,選他倆來當“關鍵”人物,一來因為個子最高,二來是隊伍里“唯二”的兩名體育老師,體力充沛。數學老師田曙光,因體重只有90斤,最適合當龍尾。
“比賽中,裁判圍著龍獅坐一圈,從各個角度打分,如果隊員中有人把道具稍微舉高了,龍身會有一節突出,形態就被破壞。如果跳慢了,其他隊員的節奏也會被打亂。”唐云介紹,為了達到極高的默契程度,這支平均年齡快40歲的教職工隊伍在40攝氏度的夏天練得腰酸背疼。
“為何不選擇早晚練?”記者問。唐云說:“大家都有教學工作,又來自三所學校,還有好幾位都是高三年級的班主任,只能趁著學生下午下課到晚上自習的這段時間抓緊排練。”
學校沒有室內體育館,只能置身灼熱的戶外,因時常要進行跪地、翻滾練習,所以他們身上還留下了印記——幾位老師小心翼翼地摘下護具,一道道愈合不久的傷疤清晰可見。
傳統項目再現活力
“哇,老師不僅會教我們學科知識,還能舞龍舞獅,太帥了!”9月10日中國教師節的那一天,在襄州二中田徑場上,雄獅起舞,游龍戲珠,鑼鼓陣陣,激情滿天。
“訓練了五個月,一來是為了提前演練、鼓舞士氣,二來是為了傳承,進一步營造氛圍。”該校副校長曾為軍介紹,為了迎接新學期、慶祝教師節的到來,學校特意安排這支即將出征省運會的教職工隊伍進行展演,全校3000名師生一同觀賞了這場精彩表演。
展演中,隨著老師高舉舞龍桿,將點連成了一條線、一個面、一顆心,學生們送去了陣陣掌聲和喝彩。臺上臺下,活力四射。
其實,除了臺上的教師,襄州二中不少學生也是舞龍舞獅的佼佼者。
曾為軍介紹,舞龍舞獅是我國傳統的體育項目,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意志品質、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校作為全國陽光體育運動學校,在校園里始終保持著傳統,設有舞龍舞獅興趣班,且學生舞龍隊在第十二屆省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獲得了一等獎。
舞龍舞獅項目的開展和傳承,為校園注入了精神活力。曾為軍認為,以德育人、以體育人,龍獅運動中蘊藏的體育精神與文化力量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記者 王世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