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看到,我們用骨雕來雕馬,無論是在形體上還是動態上,都比之前更加豐富,這說明我們不斷地在傳統的基礎上,把現在的骨雕技法向前推進”,在日前于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開幕的“華彩滿堂——廣州‘三雕一彩一繡’精品薈萃”現場,國家級傳承人張民輝說,“我們要把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技術繼續傳承下去。”
展覽展出52件(套)廣州“三雕一彩一繡”大師之作,包括趙國垣、余培錫、許熾光、陳少芳、楊蝦、高兆華、張民輝、翟惠玲、譚廣輝等9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展品集中了“三雕一彩一繡”工藝門類中的代表性產品,如廣州玉雕的擺件、玉雕球,廣繡的繡畫,廣州木雕的家具,廣彩的碟等;又有眾多嶺南本土特色濃郁的主題,如荔枝等嶺南風物與廣州城景;還有多件體量巨大、難得一見的巨作,如廣彩圖碗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參展作品都體現出大師們出眾的巧思和精湛的技法。陳少芳設計、許熾光繡制的《小羊》畫面上兩只小羊一起叼著一朵花,一種純然天真的氛圍。
廣繡《蝶戀花》由段吉章設計、梁桂開等刺繡,斑斕熱烈之中,有優雅從容的韻致。
王新元的廣繡《大美廣州》以中山紀念堂、東塔、西塔、珠江等廣州標志性景觀為主體,充分展現出他在展現空間氛圍感上的強烈張力。翟惠玲、譚廣輝的多件廣彩精品,人物和花鳥勾勒各有風范,精細、靈動,層層遞進,精彩絕倫。
展覽中還有多位前輩大師和高手匠人們的佳作,不僅可以讓觀眾一睹當年頂尖高手各具特色的技藝,也可從中揣摩不同年代畫風、造型、顏料等的發展變化。
“真的是好!”市民譚女士對記者說,“我最喜歡這件木雕的如意(招贊惠作品),雕工好,又夠沉穩,不浮夸。”荔灣老街坊李叔則專門帶著相機前來,圍著一幅展品噼里啪啦地拍個不停,“四面圖,四面不同,耐看!”
據悉,此次展覽展期至2022年12月25日。
(記者 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