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翻翻24歲的武彪的微信朋友圈,9月只有兩條動態,分別是轉發文章《70張圖對比材料性能》和《Abaqus自行車剎車器強度分析》。再往前翻看,不多的發布內容,除了企業動態,大多與工程施工有關,以至“曲高和寡”,點贊寥寥。


(相關資料圖)

一頭短發,眼睛炯炯有神,身材消瘦的武彪身上透著一股子靈氣。去年8月,武彪從洛陽理工學院機械專業畢業后,來到中鐵十七局集團鋪架分公司無錫地鐵項目部工作。3個月后,他便擁有了兩項發明成果,還參與了兩項工法改進。

當他完成仿真360度三維模型的展示設計,把工作中的“金點子”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眾人眼前,分公司上上下下都說,“公司這次可是挖到了‘寶貝疙瘩’”。要知道,這項三維仿真設計本領,是武彪在大學期間自學的技能。

剛工作時,武彪對鐵路軌道鋪設頗有些“不以為意”,來到項目后他才了解,飛馳中的中國高鐵之所以能車窗“立硬幣”,是因為上千公里的高鐵軌距誤差不超過1毫米,軌間水平誤差不超過0.5毫米。

毫厘之間的精準,讓武彪對技藝心生敬畏。他一頭扎進施工現場,熟悉每一個施工環節。

后來,在他眼中,每一道工序不再是枯燥的重復,而是“有改進、有創新、有生命”的過程。

承載鐵軌的混凝土道床澆筑后,需要工人灑水養護,耗時又費力。如何讓機械替代這道人工工序?武彪動起了腦筋。

一日下雨,看著車窗外擺動的雨刷器,他想到了解決方案,設計出了低壓扇形噴頭和曲柄搖桿機構成的噴灑裝置,大大降低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

“裝置成型最終還是靠團隊力量?!蔽浔敫锌f,從提出點子,到組團創新,公司“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今年3月,這項裝置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眼下,職場新人武彪正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另一項專利,這是一種可自動出油的自行走式鋼軌扣件涂油裝置。這名工地新“創客”從倒扣著的紙杯中獲得啟發,在短短3個月內完成了這項發明創造。

去年底,武彪調離項目部,回到鋪架分公司負責項目投標的三維仿真設計?!澳壳?,分公司有4個創新工作室,希望我有機會創建下一個?!背瘹馀畈奈浔雽τ浾哒f。

標簽: 曲柄搖桿機構 鐵十七局 實用新型專利